亳州明清三位书法家接力合书“宫墙万仞”


 


  明朝薛凤翔书“宫”字,宫墙万仞清乾隆梁巘书“万仞”,亳州清同治胡大刚书“墙”字。明清

  

  亳州黉宫,位书一名黉学,接力又名孔庙(文庙),合书始建于唐代,宫墙万仞历经宋、亳州元,明清明正德十六年(1521),位书生员段九畴等因旧学宫狭小,接力移建于城西南隅军储仓旧址,合书即后来的宫墙万仞黉学。

  中国历史上兴建文庙由来已久,亳州著名的明清有曲阜孔庙、都江堰文庙等,而且都有修建照壁的传统,即文庙最前之照壁,其功能就是观瞻和调节空间的作用。但因处文庙,取子贡“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”之语命名,书“万仞宫墙”或“宫墙万仞”“数仞宫墙”之字于其上,以象征孔子学问精深,德行高迈,思想深邃。

  亳州文庙(黉宫)照壁上镶嵌着“宫墙万仞”四个大字,据传是明代《牡丹史》的作者薛凤翔(字公仪)所书。薛凤翔自幼博览群书,工诗善书,其书法造诣深厚,“深得二王之神韵”。其手书“宫墙万仞”四个大字,笔力遒劲,沉稳端庄,很有气势。可惜的是,到了清朝乾隆年间,宫墙照壁因连遭暴雨倒塌,“宫墙万仞”四个大字,摔坏了三个,仅剩下一个“宫”字。乾隆五十七年(公元1792年)重修时,据传由当时亳州籍著名书法家梁巘(字闻山,号松斋)补写了“墙”“万”“仞”三个大字。后来,宫墙再次倒塌,又摔坏了一个“墙”字。到了清同治八年(公元1869年),当时的亳州知州王懋勋集资重修黉学,将黉学照壁移到学宫大门之外,由亳州著名书法家胡大刚(字见吾,号小泉)补写了那个被摔坏的“墙”字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“黉学”毁于战乱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黉学旧址改建为亳县中学分部,后改为亳县第二中学(现老亳州二中旧址)。“宫墙万仞”四个石刻大字有幸被保存下来,现收藏于市博物馆。

  通过保存下来的“宫墙万仞”石刻发现“宫”字的书体和石质与“墙”“万”“仞”三个字,明显不同。

  考辨:

  “宫”字笔画粗,中宫紧,飞白多。与其它三个字明显不同。

  “宫”字石刻比其它三字风化严重,说明年代比其它三个字刻石早,而且边角处无界格和花纹,佐证了“宫”字为明代薛凤翔所书的传闻。

  据传,“墙”“万”“仞”三字刻石倒塌被毁后由清代乾隆五十七年著名书法家梁巘所书丹,“墙”“万”“仞”三个字刻石的风格和书体大致相同,细微处略有差异。通过观察现存刻石发现:“万”和“仞”书法风格一致,骨力遒劲,沉稳浑厚,石质一样,石刻边缘分别刻有相同风格的边框和花纹,说明“万”和“仞”为同一时期同一人书写。

  “墙”字刻石边缘无界格花纹,结体宽绰秀美,点画之间彼此呼应十分紧密。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,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。而且“墙”字刻石与“万”“仞”二字刻石的石质和书写用笔上截然不同。佐证:“墙”字刻石是另一个人书写,如果是按照据传的“墙”字刻石由胡大刚书写,那么石刻的边缘界格花纹应该和“万”“仞”基本保持统一,不会鹤立鸡群。

  有一种可能,同治八年倒塌损毁的石刻是梁巘书丹的“万”“仞”二字,不是“墙”字,而胡大刚后补写“万”“仞”二字。

  综上所述,黉宫照壁“宫墙万仞”自明清以来由薛凤翔、梁巘、胡大刚三位不同时期的亳州书法家题写,他们都有研习颜鲁公、二王书法的经历。这四个字目前是国内保存不多的学宫照壁刻石,为后世研究“学宫”照壁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资料。(张亚珍)